一位名人说过,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,也是知识的源泉。当然,天生喜欢看书的同学其实只是少数。对于大多数人而言,可能课本是自己最熟悉的书籍了。
尤其是语文书,回想过去,它往往能成为令人记忆深刻的一部分。别管学习成绩如何,那些经典的课文仿佛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,看到那些课文和插画,不禁让人重返少年的时代。
被玩坏的“少年闰土”:画成花城也罢,看到“坤坤”憋不住笑
很多人在无聊或有心事的时候,喜欢在书本上涂鸦。现在的同学们,灵感和创意显然要比我们那时更深刻。
或许因为他们成长在更为包容,开放的教育体系下,所以就算在课本上涂鸦,也显得更为丰富和大胆。
“少年闰土”的形象,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。尤其是上了岁数的家长,现在再回想这篇课文,或许会想起那些曾经跟自己一起玩到大的同学。
时过境迁,随着后续人生的变化,真是叫人“五味杂陈”。但是对于学生而言,可不会想那么多。
在他们眼里,这成了涂鸦的好素材,很多同学在网上晒出了自己改造后的插图,真是叫人大开眼界。
我们那代人,充其量是在原版的基础上添加一些装饰或表情,现在的同学们简直可以说是重造。有人将其画成了“花城”,甚至直接在课文的标题上改成了“少年花城”。
还有人把闰土和茶改成了海王,估计一定是位男同学画的。另一位同学居然直接画成了奥特曼,这就有点过分了。
不过,最经典的可能还属下一位学生,他将别具特色的背带裤和中分发型画在了闰土身上。经常上网的同学一看就会知道,这不是“坤坤”的梗吗?看完叫人实在憋不住笑。
课本涂鸦反映着学生的个人偏好,家长可留心观察
经常关注学生的朋友可能不止第一次看到课本涂鸦了。但是简单的少年闰土插画就能被改造成这么多不同的样子,真是叫人长见识啊。
学生之间常常会在这件事上互相内卷,叫人有点哭笑不得。不过说实在的,这些改造后的课本插画,看起来还真是叫人憋不住笑。
每个同学都有他们各自的风格,这也能反映出学生们的个人偏好。有人不仅擅长画画,还在旁边配上了对话框,自导自演一些想象中的场景。
虽然看起来无厘头,但有的同学确实展现出值得关注的天赋。思想开明的家长可以多留心,或许能发掘出他们的潜力。
其实,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,培养模式本身就过于单一化,学习成绩成为评价一个学生最主要的标准。可实际上,人生本来应该有多种可能性,有的学生一些天赋或许就这样被埋没了。
喜欢涂鸦的同学,除了绘画天赋,其实还有其他的优点,比如想象力丰富。而这种特质往往代表着他们更擅长学习文科、艺术类的专业。
比如,家长们可以让他们学习绘画,以后也可以考虑设计、编辑、编剧等报考方向。当然,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有耐性。
随随便便涂鸦总是简单的,如果真正系统去学习的话,很多同学反而可能因此觉得枯燥。而这也可以告诉他们,任何成功都不是简单的,只有经历了付出,才能有所收获。
语文课将是很多学生印象最深刻的记忆,值得珍惜
看到这些生动而独特的课本涂鸦,不少家长也陷入了回忆。其实,很多人毕业多年才发现,原来当初觉得最不起眼的语文课,恰恰是对人生有更深刻影响的学科。
而课本上那些生动的插图也将成为非常难忘的画面。语文课往往也是很多差生最喜欢听的课,至少它是中文。读读课文还是能明白其中一些含义和道理的。
而这往往也是成绩平平的学生们与学霸唯一的共同记忆。不少家长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价值,认为这不过是咬文嚼字,笔者却认为他是众多学科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。
它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和思想教育,是自然学科难以相提并论的。希望同学们在上学时也可以珍惜语文课上的学习机会。
发表评论